一個標準跑道,造價在幾百萬,對國家、教育局、學校等來說都是一個大的投資。所以,大家對塑膠跑道的品質極其重視。
影響塑膠運動場品質的因素有很多,這里作重討論一下塑膠顆粒的影響因素。
塑膠跑道使用的塑膠顆粒有兩種,一種為廢棄橡膠(比如輪胎、鞋底料等)粉碎后的顆粒,俗稱黑顆粒,一種為EPDM橡膠顆粒。
黑顆粒主要用于透氣性跑道、8+5混合型跑道的下層,作為緩存層使用。EPDM顆粒主要用于面層,增加耐磨性、抗老化性等。
黑顆粒常用的有輪胎料、鞋底料、皮料等。其中輪胎料又分為墊胎料、外胎料。影響塑膠跑道性能的有幾個因素:
1.顆粒清潔
施工的時候,基本多是按照定重量比來混合顆粒和膠水。顆粒中含有大量的灰塵和雜物,會導致膠水被大量耗費,顆粒跟顆粒直接有效粘聯的膠水枯竭,成型后的跑道強度下降。另外,灰塵等比較疏松,夾于顆粒與顆粒直接,直接降低粘合性能。
2.顆??紫?/p>
顆粒如果是疏松多孔型,在固化過程中,毛細孔會緩慢虹吸顆粒表面未固化的膠水,造成跑道強度不足。這中間影響最大的數鞋底料,施工時一定要注意。
3.顆粒粒徑和形狀
影響塑膠跑道品質的一個重要因數是顆粒的密實度。密實度直接決定因數有兩個,一個為施工工藝因數,一個為顆粒形狀分布。施工因數這里不作解釋,只談談顆粒形狀分布對密實度的影響。試想一下,如果顆粒全部是規則的等徑圓球,密實度高嗎?這個肯定有問題,第一個是顆粒跟顆粒的接觸面很小,膠水固化后的結合力極其弱。第二個是顆粒跟顆粒直接存在大量的空間,塑膠跑道承受負荷時形變量大,易疲勞失效,跑道使用壽命短。如果是規則等長正方型呢?那當然好,密實無空隙,顆粒接觸面積100%,跑道彈性全部來橡膠材料本身,跑道強度足,使用壽命長。但實際情況是無法生產出完全標準的正方形顆粒,實際加工出的顆粒都是不規則的。不規格的顆粒放一起,為了能達到顆粒接觸面積大和減少空隙這兩個目標,就要求不規則顆粒有一個好的形狀分布。采購顆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顆粒分布的一致性。